2007-08-31

影畫絮語 - 粉紅色的一生 La Vie En Rose




影畫絮語節目內容 www.mov-reviews.com
片長140分鐘的傳記式電影《粉紅色的一生》細說法國國寶級女歌手小雲雀歷盡滄桑的一生,Marion Cotillard的演出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故事簡介: 由巴黎貧民窟到五光十色的紐約,伊蒂琵雅芙(Edith Piaf)這位法國天后的一生充滿傳奇。生於窮困家庭的伊蒂,以曼妙而感情澎湃的聲線,演繹對生活及愛情的熱情。她一生中的好友和情人眾多,全部均為當代的知名人士,包括蒙丹 Yves Montand、高克多 Jean Cocteau、查爾阿茲納華 Charles Aznavour 等等。這隻小雲雀為愛情和生活掙扎求存,歷盡滄桑,而她留下一闋闋牽動心弦的樂曲,為後人歌頌至今。



伊蒂琵雅芙生平:
伊蒂琵雅芙(1915.12.19 – 1963.10.11)是法國國寶級女歌手。她最廣為人知的歌曲,包括「粉紅色的一生La Vie en Rose」(1946)、「我的老爺Milord」(1959),以及「不,我不後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1960)。
原名Edith Giovanna Gassion的伊蒂,生於法國首都巴黎,父親為馬戲團雜耍人,母親是咖啡廳歌手。她出生不久已被母親遺棄,由在諾曼第(Normandy)經營妓院的祖母撫養成人。於三歲至七歲期間,伊蒂因嚴重眼疾盲了眼,但神奇地在妓女們的一次朝聖後,她竟然恢復了視力。其後她曾與酗酒的父親生活了一段時間,但15歲那年便離開,獨自於巴黎街頭賣唱為生。
1935年,伊蒂被著名夜總會老闆路易勒皮(Louis Leplée)發掘,並為她取了藝名「La Mome Piaf(小雲雀)」。同年她灌錄了首張唱片。不久之後,路易勒皮被謀殺,伊蒂亦被扣留問話,不過很快被釋放。
1940年,她的好友兼著名劇作家高克多(Jean Cocteau)為她寫了一齣賣座的歌劇<Le Bel Indifferent>,自此她與不少藝術界名人結為好友,如演員Maurice Chevalier及詩人Jacques Borgeat。她於二次大戰法國被德國佔領期間,創作了代表作一曲,成為炙手可熱的歌手。她更故意到招待德國高官的「One Two Two Club」夜總會內獻唱,取得與法國戰俘合照的機會,不但振奮了法兵士氣,更暗助了同胞藉此偽造假護照越獄。因此伊蒂至今仍被不少法國人歌頌。戰後,伊蒂蜚聲國際,於歐洲、美國及南美等各地獻唱,成為舉世知名、邀約不斷的巨星。期間她更一手捧紅隨行到美國表演的查爾阿茲納華(Charles Aznavour)。
和伊蒂身世一樣坎坷的,是她的情路。她與首任男友育有一女,但於兩歲時因腦炎病死。而她一生中最愛的男人,拳手馬紹(Marcel Cerdan)亦於1949年因飛機失事喪生。後來伊蒂結過兩次婚,首任丈夫是歌手Jacques Pills1952年結婚的他們,婚姻只維持了四年。她的第二任丈夫是比她年輕20載的理髮師第奧(Theophanis Lamboukas(亦稱Théo Sarapo)),他們於1962年結婚。第奧後來成為一名歌手兼演員。
因健康問題短暫隱退後,伊蒂於1961年復出,臨死前數月更在自己成名的巴黎奧林匹亞(Olympia)音樂廳,舉行了最後一場演唱會,但那時她已經虛弱得幾乎站不起來。1963年年初,伊蒂灌錄了最後一支單曲<柏林男人L’homme de Berlin>。19631011日,伊蒂於康城因癌逝世,享年四十八歲。恰巧她的好友Jean Cocteau竟也在同一天離世。伊蒂葬於巴黎的Père Lachaise Cemetery。雖然羅馬天主教巴黎教區的大主教因她狼藉的私生活而不為她進行彌撒,但在葬禮當天,沿途哀悼她的人多得令巴黎街道水洩不通,出席她喪禮的歌迷更超過四萬人。查爾阿茲納華曾形容,那是二次大戰完結後唯一一次巴黎交通完全停頓。
伊蒂被譽為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手,現時巴黎設有一所紀念她的博物館。她那嬌小的身軀,與她那感染力極強的歌聲成為強烈對比,還有她那複雜的一生,將永遠深印樂迷腦海。


影片短評:
The set design and cinematography are impressive and the real achievement of La Vie En Rose is Marion Cotillard’s mesmerizing and wholly convincing performance as Edith Piaf (Rottentomatoes Movie Consensus). A critic even claims that this is the best of its genre (biopic) since "Ray."
In the film, Piaf's biography is not narrated simply in chronological manner (non-linear editing / narrating). The film keeps going back and forth in time from the age of 5 to 47. On her deathbed we go back to her childhood and moments of triumph, with some remarkably cunning elisions between. When the final Olympia performance of "Je ne regrette rien" comes, we're wrung out. The warped chronology works in several ways and they are discussed in the show.

This 140-minute movie does not seem too long to me. However, some Hong Kong people may find this “melodrama” an overwhelmingly depressing ordeal and Piaf’s flamboyant lifestyle annoying. 3.5 / 5




鳴謝: Golden Scene Co. Lt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